【早安健康/廖述贤(建功马光中医诊所院长)】大肠激躁症困扰许多现代人,发生率高达20%,占消化科门诊人数的30~50%。「大肠激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」,又称为大肠急躁症、肠躁症、刺激性肠症候群。真正的致病原因与发病机转,截至目前为止仍未十分确定,一般认为,此症是多种成因下所导致的疾病,通常会受到环境、心理、社会及生理等因素影响。
大肠激躁症在临床上可依其排便状况分为便秘型(IBS-C)、腹泻型(IBS-D)、混合型(IBS-M)及未分类型(IBS-U)。此疾病主要是在没有任何胃肠道疾病损伤下,出现了慢性、长期性的,通常会持续数年之久的发作肠道蠕动功能的异常症状,包括腹胀、腹痛、大便不净感等排便型态改变,可以伴随腹泻或是便秘的症状,这些症状虽不至於直接影响寿命或造成其他严重疾病,但对生活品质会带来负面的影响。
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吗? 名医曝常忽略的9大NG习惯,你中了几招!? 登入免费下载:胃食道逆流整理包 >
西医治疗大肠激躁症主要是以药物缓解不适症状(如腹痛、腹泻、便秘),及要求改变会造成症状更恶化的条件因素,进而提升患者整体的生活品质。其治疗方向主要是提供心理上的支持,例如认知行为疗法、减压与放松疗法,与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。不过,美国医学杂志(JAMA)於一九九八年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,结果显示中药对大肠激躁症有显着效果,而且根据病患体质辨证治疗的话效果更佳。
院长诊疗室
因大肠激躁症的不舒适经常被低估或忽略,患者常会误以为只是吃坏东西闹的肚子,只要排便完就可缓解。虽然没有致命危险,其中仍有四成以上的病患,情况严重到不敢出门,日常生活与社交活动大受影响。因此,除了药物治疗外,必须了解疾病本质,恢复情志调适之功能性,而饮食习惯、日常作息也必须加以修正,这样配合医师的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。
肠躁症患者应该避免咖啡、酒、油腻及刺激或寒凉冰冷食物,可以适量的食用莲子、山药、茯苓、扁豆、芡实、苹果等健脾止泻的食物,四神汤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便秘型患者要食用纤维较多的食物,减少脂肪摄取、少吃甜食、糯米、油炸、豆类的食物。
腹泻型患者则要减少纤维和蜂蜜、乳糖、果糖等醣类摄取。
★整肠好物─苹果
苹果除了香味可以舒缓神经之外,也因为果肉富含鞣质,而能减少肠道分泌过多的消化液,进而使粪便的含水量减少变得更成形。苹果如果连带着果皮一起吃,搭配适量水分摄取及运动,可以缓解便秘。这是因为一颗苹果的果皮就含有4克的膳食纤维,能帮助肠道蠕动、促进排便。而想要缓解腹泻,一次可以切半颗苹果的量,一定要去皮,将果肉切成片,煮到变软,再压烂,温热服用,可以让肠道休息而抑制腹泻。
不过,苹果果肉也含有果胶,空腹服用的话,容易让果胶与胃酸结合形成块状凝胶物,容易堵塞住胃肠道,反而导致胀气腹胀闷痛。因此,苹果不能空腹吃,也不能过量,建议每天不超过2颗苹果,才能吃出营养,吃出健康。
穴位按摩改善大肠激躁症:支沟穴搭配照海穴
※功效
•支沟穴:在前臂外侧肉隙中距腕横纹3寸(4指幅宽),即在尺桡二骨夹隙中,喻犹上肢之沟渠也,故名「支沟」。属於手少阳三焦经所过,穴性属火。
•照海穴:因肾为水脏,得照海之阳以灼之,而能化气飞升,让人体气化回归自然。因此,照海穴如同蒸汽机可以提供动力,而让大肠蠕动正常。而照海穴也常用於目疾,取其银海朗照之意也。照海穴属於足少阴肾经,也是八脉交会穴,肾经与阴跷脉交会处,张洁古曰:「痫症夜发,灸阴蹻。」本穴即阴蹻之起也。(照海穴也是解剖列车深前线上关键点之一,现代解剖发现深前线到头部,最後可以连到硬脑膜,难怪可以治疗癫痫,证明古人不欺余。)
※方法
情绪问题引起的大便不顺畅,这时心中想着「要大便」,交替按压支沟穴与照海穴,就可以顺畅排便,乾净溜溜。在外找不着厕所或是遇事紧张腹痛急着要大便,那就要心中想着肠道平和稳定,同样交替按压穴位,就可以安抚肠道,等到方便时间再如上炮制按压一番,自然可以想上就上,心想事成!
穴位按摩改善大肠激躁症:内庭穴搭配足临泣穴
※功效
•内庭穴:门内曰庭。本穴之下为「厉兑」,「兑」於《易经》为口,为门。本穴犹在大门之内的庭院也。又其所治症,多在腹部居多,是其功用有关於内也。於体则庭,於用则内,故名「内庭」。
•足临泣穴:泣,与濇通,意思凝滞也,即不爽利也,故名「临泣」。以其在足,故曰「足临泣」,示别於头之临泣也。凡有凝滞郁塞之感者,此穴可以通之,即本穴功用能通濇也。例如患乳疮(乳腺炎)者,乳汁因之不通,针刺本穴可通,须同时抚摩揉按全乳,或用大孩吮咽之。针入稍停,捻转提插之,颇效。
※方法
适用於大肠激躁症的腹胀、腹痛症状,此时内庭穴、临泣穴同时按,直接按摩穴位局部的按压疼痛处或局部肌肉紧绷结成硬块的区域,直到感觉明显酸胀,每天做3~5次,可缓解小腹的凝滞郁塞、瞋胀不适感。
本文摘自《热血中医教你养好肝》/廖述贤(建功马光中医诊所院长)/晶冠出版社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- 通畅肝胆经络消腹胀!中医师教你「刷带脉」改善胃食道逆流
- 小心内脏脂肪让心脏病机率飙5倍!3个穴道降血糖、血脂、血压